图片

首页 > 出彩警院人 > 正文

“全国优秀人民警察”张凤兰:解密“痕迹” ,还原真相!

来源/作者:太原日报 太原公安 日期:2023-12-07 点击:


人物档案:张凤兰,1991年毕业于中国刑事警察学院。从警以来,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、三等功2次,被评为第三届全国刑事技术特长专家,曾当选山西省公安机关十佳教官、太原市巾帼建功标兵,并兼任中国刑事科学技术协会涉爆涉火侦查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。2022年5月,被表彰为“全国优秀人民警察”。


一枚手印、一个足迹,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信息?一个掉落的螺丝、一颗变形的弹头,甚至是一滴血迹、一缕烟痕,又暗藏着多少难以洞察的玄机?这些在常人看来微不足道的痕迹,在张凤兰眼里却是一座座沉默的“宝藏”。通过破译一个个痕迹“密码”,她抽丝剥茧,拨开迷雾,让犯罪现场重现,用专业还原真相。



图片
重现案发场景

2012年的一天,王女士发现父母死在家中。现场尸体高度腐败,散发着令人作呕的气味。张凤兰和战友浑然不觉,在案发现场连续工作6个多小时,完成初次勘查。

在对现场遗留痕迹一一分析后,张凤兰脑中生成了一个“动态”犯罪现场:这是一起入室抢劫杀人案,作案人敲门进入,戴手套,拿着一把单刃刀,男性,年龄在38岁左右,身高175厘米左右……一个个特征鲜明的线索,帮助侦查员瞬间找准了侦破方向。

23天后,犯罪嫌疑人落网。


图片
解密现场痕迹

一次,一栋建筑物的第三层发生了爆炸,她勘查完现场刚刚离开,四层又响起爆炸声,如果不是早离开一步,后果不堪设想。

“任何人都不希望发生任何形式的刑事案件,但警情就是命令,一旦有案件发生,我必须得第一个上。”54岁的张凤兰巾帼不让须眉,每次勘验都冲锋在前、不分昼夜,连续作战、不言苦累,用行动诠释了一名当代刑警的职责与担当。

2015年,一名洗煤厂的工人在煤场内被运煤车压死,尸体背部有印痕。案发时段,厂区内有32辆大车运行,到底是哪一辆车肇事?

张凤兰分析尸体背部印痕,认定系车辆轮胎胎面花纹形成,通过分析印痕的变形程度,找出了稳定的特征。连续3天,她带领中队人员在煤场顶着飞扬的煤灰,对32辆运煤车、384条轮胎逐一检验,最终锁定了肇事车辆。



图片
不容失误差错


31年来,张凤兰勘查现场1500多起,无一起分析错误;勘查涉火涉爆现场300余起,同样是零失误、零差错。

2021年,在一起重大火灾现场,她第一个通过痕迹物证分析出了起火点与起火原因,为火灾现场准确定性。2019年,杏花岭区一幢小二楼发生火灾,楼内两名80多岁的老人一死一伤,现场堆满垃圾及废旧物品。火灾发生后,起火点与起火原因成为认定难点。在外出差的张凤兰接到电话后,立即返回太原,一张张查看现场原始照片,调阅灭火救援录像,仔细询问最初进入火场的人员。

经过一天的现场勘查,她认定,火灾原因是由原本放置于门口的“热得快”引起,因长时间干烧导致起火。这一结论,为侦查工作提供了方向和依据。


图片
传承业务发展

作为全市痕检专业的“领军者”,张凤兰十分注重科研和培训工作,在不断总结探索、提升自身专业能力的同时,她经常开展业务培训,带动一批青年民警强化现场勘查思维和素养,为更好地履行新时代公安职责使命奠定基础。

她坚持勤学善思、与时俱进,参加完成了《疑难手印显现技术》《光滑地面微弱足迹拍照辅助装置》等课题研究,撰写了《显现胶带上微尘手印的方法研究》等10余篇专业论文,推动痕检技术不断向前发展。

作为山西省公安机关十佳教官,她先后培训省、市刑事技术民警600余人次,刑侦和派出所民警1000余人次,以专业的能力、敬业的态度,带动第一足球网_足球比分波胆-论坛|直播刑侦技术民警勇毅坚守、履职尽责。

858A



  从警为了啥?从警为了谁?三十多年来,“国泰民安”这四个字张凤兰铭记于心、熔铸于魂,她用科学、坚韧、耐心和执着践行着一名刑事技术民警的忠诚担当,解码痕迹物证、重现犯罪现场,让罪恶无所遁形,用专业还原真相!


上一条:央视报道的校友李永普:直“指”真相

下一条:同事们说:“工作越有挑战,他就越'灿烂'!”

电脑版 | 官微订阅号

版权所有:中国刑事警察学院
学院地址: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塔湾街83号
邮 编:110854
网站备案:辽ICP备14018221号-1